搜索
查看: 22353|回复: 1

【视频讲座】郭齐勇:传统和谐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

[复制链接]
viewui_fontsize:title
  • viewui_fontsize:bigFontsize
  • viewui_fontsize:middleFontsize
  • viewui_fontsize:smallFontsize

16万

主题

1万

回帖

52万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526949
发表于 2020-4-12 10:22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加入《飞创学院网VIP》,更多前沿优质蓝海资源课程任你下载……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讲座内容简介:
【视频讲座】郭齐勇:传统和谐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——
郭齐勇最新讲座更多更新在飞创学院网www.fcqzi.com
郭齐勇【传统和谐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】飞创学院网名师讲座视频下载 国学讲座简介:
   今天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,指的是现代化的民主法治、公平公正的市民社会。提倡和谐社会,针对的是现实上的不和谐、不协调。各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,不免会出现发展中的不平衡,地区、行业、城乡、贫富的差异。出现不平衡、差异与矛盾是十分正常的。但一定要有一种自觉,即不断地克服或调整不平衡或太过悬殊的差异。中国传统社会充满着斗争与紧张, 正因为如此,传统社会的知识人与民众期盼和谐,留下了大量的“和谐”思想资源,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助缘。
    在人与天的关系上,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:天、地、人、物不是各自独立、相互对峙的系统,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。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气场或生命洪流之中。中国传统智慧主张人与自然万物,与草木、鸟兽、瓦石、山水,是密不可分的整体。古代的《月令》,特别重视人对动物、植物、山川、陂池的保护,涉及季节与人之养生、渔猎、伐木、农事的关系。中国的人文精神不与自然相对立,它讲的是与自然的和谐共处。在“己”与“人”的关系上,孔子主张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“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成就自己是在成就别人共生关系中实现的。成就自己,同时必须尊重别人;不尊重别人,也不能成就自己。在人与内在自我的关系上,中国传统哲学家认为个体生存的意义世界,与个体人身心的涵养有很大的关系,可以帮助人心理上处于健康状态。道家主张身心神形的合一与超越,由此而建立起道家特有的修养论、境界论......

讲座名师简介:郭齐勇 武汉大学哲学博士,师从萧萐父、唐明邦、李德永等教授,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院长,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。社会兼职有: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,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暨学术委员,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,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,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。主要著作有:《文化学概论》、《熊十力思想研究》、《天地间一个读书人:熊十力传》、《传统道德与当代人生》、《郭齐勇自选集》、《儒学与儒学史新论》等。被邀请为美国哈佛大学、日本关西大学的访问学者,德国特里尔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的客座教授。曾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湖北省教学名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
更多名师讲座视频精品及管理资料下载请登录:www.fcqzi.com

以上仅为部分内容展示
本资料不断更新,与您与时俱进!
---------------学习决定竞争力,飞创学院网陪伴您提升、成长!---------------
本课程的视频或内容已经隐藏,需要VIP会员才可浏览,您需要升级才可浏览,点击这里升级VIP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520

回帖

1万

积分

年度vip

Rank: 2

积分
11402
发表于 2021-11-4 21:51:29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二人若若热个个二过过过过过过过过过过过过过过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152119198
点此咨询
更课程咨询
微信:yccm1618
VX:yccm1618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