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集 灸法(METHOD OF MOXIBUSTION)
本辑分别介绍了艾炷灸、艾条灸、温针灸、温灸器灸、天灸、灯火灸和一些民间灸法的具体操作、补泻、适应证和禁忌证。后半部附拔罐疗法。上海中医药大学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刘炎、陆宝根、片长44分钟。
09集 内科证治(一)(DIAGNOSIS & TREA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)
从 第9到第12辑证治部分介绍了中风、头痛、感冒、面痛、腰痛、痹证、胃下垂、咳嗽、失眠、胃脘痛等内科常见针灸治疗效果较好的27个病证的病因、分型、辩 证选穴处方、方义、操作方法和疗程,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示范。山东中医药大学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张邦水、萧永俭,片长49分钟。
10集 内科证治(二)(DIAGNOSIS & TREA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I)
从 第9到第12辑证治部分介绍了中风、头痛、感冒、面痛、腰痛、痹证、胃下垂、咳嗽、失眠、胃脘痛等内科常见针灸治疗效果较好的27个病证的病因、分型、辩 证选穴处方、方义、操作方法和疗程,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示范。山东中医药大学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张邦水、萧永俭,片长49分钟。
11集 内科证治(三)(DIAGNOSIS & TREA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II)
从 第9到第12辑证治部分介绍了中风、头痛、感冒、面痛、腰痛、痹证、胃下垂、咳嗽、失眠、胃脘痛等内科常见针灸治疗效果较好的27个病证的病因、分型、辩 证选穴处方、方义、操作方法和疗程,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示范。山东中医药大学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张邦水、萧永俭,片长49分钟。
12集 内科证治(四)(DIAGNOSIS & TREA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V)
从 第9到第12辑证治部分介绍了中风、头痛、感冒、面痛、腰痛、痹证、胃下垂、咳嗽、失眠、胃脘痛等内科常见针灸治疗效果较好的27个病证的病因、分型、辩 证选穴处方、方义、操作方法和疗程,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示范。山东中医药大学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张邦水、萧永俭,片长46分钟。
13集 妇儿科证治(DIAGNOSIS & TREATMENT OF GYNECOLOGY & PEDIATRICS)
本辑包括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、崩漏、胎位不正、乳少、不孕等七个常见妇科病证,以及小儿麻痹后遗症,疳积、遗尿三个儿科病证的证治。浙江中医学院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高镇五、韩程伟、片长54分钟。
14集 外伤及皮肤科证治(DIAGNOSIS & TREATMENT OF TRAUMATIC INJURY & DERMATOLOGY)
针灸治疗外伤及皮肤科病症具有简便、易行、见效快、疗程短、无副作用等优点。本辑选择了风疹、疗疮、痄肋、乳痈、蛇丹等12种外科、皮肤科病证,分别作了介绍。黑龙江中医学院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程宝书、隋玉华,片长48分钟。
15集 五官科及其他证治(DIAGNOSIS & TREATMENT OF E.N.T. DEPARTMENT & ETC)
针灸治疗眼、耳、鼻、喉疾病同样可有良好效果。本辑介绍了近视、目赤肿痛、耳聋耳呜、鼻渊、牙痛等五官科疾病,以及近代比较重视的戒烟、戒毒、减肥、美容等针灸疗法。广州中医药大学编录制作、执行编委张家维、倪忠枢,片长48分钟。
16集 奇经八脉(THE EIGHT EXTRA MERIDIANS)
本辑介绍了奇经八脉(即督脉、任脉、冲脉、带脉、阴维脉、阳维脉、阴乔脉和阳乔脉)的循行分布、作用功能、主治病证和临床意义。山东中医药大学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张登部、张邦水,片长47分钟。
17集 气街四海(THE PATHWAYS OF QI AND THE FOUR SEAS)
气 街四海理论是针灸临床异病同治的理论依据之一。本辑介绍了气街、四海的概念、四海的主要部位、作用及主要输注部位的穴位,并根据气街四海理论,介绍了震颤 麻痹,乳癖(乳腺增生)、心痹、肋痛、石淋、闭经、溢乳(特发性高泌乳血症)等常见病的辩证、治疗。山东中医药大学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刘玉檀、张邦水,片 长41分钟。
19集 慎针穴位的解剖(THE ANATOMY OF THE POINTS REQUIRING PRUDENT MANIPULATIONS)
本辑着重叙述应慎重进针的11个重要穴位的形态结构特点,神经支配及其中枢节段分布、穴位周围的毗邻结构、以及临床上应掌握的针刺深度、方向、角度和操作方法,以免由于不熟悉解剖盲目针刺而发生意外。上海中医药大学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严振国、陆宝根,片长43分钟。
24集 颞三针和围针法(METHOD OF TEMPORAL THREE NEEDLES & NEEDLNG AROUND THE DISEASED AREA)
颞 三欠款是在颞部的一定部位进针、连刺三针,加上有关配穴,用以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。本辑详细介绍了颞三针的定位。体位、针刺角度、深度、手法、 疗程和实验研究,以及舌三针、肩三针、膝三针和脂三针的适应证、针法。围针法属于多针刺法。本辑重要介绍中风CT定位围针法的针刺部位、针具、治法,以及 长针透刺治疗偏瘫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。围针法还可用于漏肩风、面瘫和瘿。 广州中医药大学编制,执行编委靳瑞、杨文辉、倪忠枢,片长50分钟。
25集 醒脑开窍法(APOPLEXY WITH XINGNAO KAIQIAO ACUPUNCTURE METHOD)
醒脑开窍针刺法是通过降低血脂,降低血液粘稠度,增加脑循环改善红细胞状态,使大脑组织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功能,从而取得疗效的,本辑详细介绍了醒脑开窍法的选穴,适应证和作用机理等。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石学敏,谷玉亭,黄文廉,片长44分钟。
26集 温针灸和隔药饼灸(MOXIBUSTE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ROUGH HERB MEDICINAL CAKE)
温 针灸具有针刺和温和灸的综合治疗作用,适用于阳气虚衰,阴寒凝滞等多种疾病。隔药饼灸亦为针灸医家常用的方法。本辑介绍了温针灸和隔药饼灸的主要功效和主 治病证,不同季节,体质,年龄,性别,病证,部位的临床辩证应用,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。浙江中医学院编录制作,执行编委高镇五,韩程伟,片长大46分 钟。